一、岡比亞共和國 (The Republic of the Gambia) 岡比亞位於非洲西部,首都班珠爾。西瀕大西洋,海岸線長48公里。全境為一狹長平原,切入塞內加爾共和國境內。岡比亞河橫貫東西,注入大西洋。全國有150萬人,全國有8個總部落其中曼丁哥族和富拉族約占全國人口的60%。官方語言為英語。90%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。全國分為2個市(班珠爾市和卡尼芬市)和5個區(西方區、下河區、麥卡錫島區、上河區和北岸區),區以下分35個縣,村為基層單位。貨幣名稱:達拉西( Dalasi )。
二、國家政治
岡比亞為共和制,總統是國家元首兼武裝部隊總司令,副總統在議會中為政府事務領袖。議會為一院制,稱眾議院,是全國最高立法機構。議長由總統任命。內閣成員也由總統任命。總統主持內閣事務。
三、國家經濟 岡比亞為農業國,工業基礎薄弱,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。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經濟調整,執行自由經濟政策。2002年,岡發表了《消減貧困戰略白皮書》,重點發展農業、旅遊業和金融業,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提高教育、衛生和社會福利水準,改善人民生活。2006年,岡糧食豐收,漁業、花生加工業發展較快。
1、資源:岡比亞資源貧乏。已探明有鈦、鋯、金紅石混生礦(儲量約150萬噸)和高嶺土(50多萬噸)。
2、工業:基礎薄弱,發展緩慢。主要為農產品加工和建築業,還有少量輕工業。
3、農業:農業人口占全國總勞動力80%。可耕地面積48萬公頃,半數種植花生。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、小米、穀子、高粱、大米等。糧食不能自給,大部分大米需進口,其主要進口地為亞洲。
近10年來,岡政府對漁業投資較多,漁業產值大幅增加。目前,岡有8個漁業加工廠,15艘註冊漁輪,3000多名漁民。產量的90%出口歐洲。近年來,由於外國拖撈船的過度捕撈,深海漁業資源已近枯竭。
4、旅遊業:近年來,旅遊業發展較快,已成為提供就業人數第二多的行業。岡外匯主要來源之一。目前,全國旅遊賓館共有30餘家,床位6600張。2006/2007年接待外國遊客14萬人次,創匯4530萬美元。遊客55%來自英國,其他來自瑞典、德國等。
5、交通運輸:岡比亞國家無鐵路。公路:總長2390公里,其中瀝青路510公里,石子路800公里,土路1080公里。水運:岡比亞河橫貫東西全境,是岡內陸地區的主要運輸線。班珠爾港是岡主要的國際海運港口,月處理集裝箱800標準箱,年吞吐量為25萬噸。空運:首都雲杜姆(Yundum)國際機場可起降各類大型客機,每週有定期航班飛往比利時、瑞士、西班牙、加納、尼日利亞和塞內加爾等國。年接送旅客能力為100萬人。2001年2月,岡與美國開通直航。
6、財政金融:財政收入主要為稅收,少量為援款。岡比亞中央銀行建於1971年,負責制定和貫徹執行國家貨幣和信貸政策以及調控商業銀行業務。截至2007年,共有9家商業銀行、1家伊斯蘭開發銀行、5家外鈔兌換所和1家非銀行的金融機構。岡比亞渣打銀行為最大的商業銀行。
7、對外貿易:實行自由貿易政策,進口關稅較低,向鄰國轉口貿易活躍。2005年,由於行銷策略不當,主要出口產品花生的出口額大幅下降。主要進口食品、機械運輸設備、工業製成品、礦產品和燃料潤滑油等;主要出口花生製品、蔬菜水果、棉花製品、魚及魚製品。進口主要來自中國、塞內加爾、象牙海岸、巴西、荷蘭等。
8、人民生活:根據聯合國開發計畫署《2007/2008年人類發展報告》,岡的人類發展指數在世界177個國家中排名第155位。29%的人口營養不良。全國城鎮醫療衛生機構50個(其中醫院3所),村莊醫療站291個,婦幼保健站136個。平均每10萬人有4名醫生。醫療設施差。瘧疾為最大死因,染病率為17.34%,其次是結核和寄生蟲病。截至2005年,岡全國約有2萬人感染愛滋病,另有1300人死於愛滋病。2005年人均預期壽命約為59歲,人口增長率約為2.8%。
四、文化教育 教育全國設有270個掃盲中心。小學實行免費教育。2002-2005年教育經費占GDP的2%,占全部財政支出的8.9%。1992年,全國有小學232所,學生73600名,教師2451名;初中18所,學生12982名,教師540名;高中12所,學生36234名,教師272名。2006年,小學入學率為92%,中學入學率為33%。
岡比亞大學為岡最高學府,成立於1999年,設醫學、農業與生物、科技、人文、社科、教育及經濟學院,年招生約300名。
五、國家外交 奉行不結盟政策,強調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獨立,注意發展睦鄰關係和區域合作。
岡比亞與中國關係於1974年12月14日同中國建交。1995年7月13日,岡比亞同臺灣當局建立了“外交關係”。同年7月25日,中國就岡比亞與臺灣恢復“外交關係”一事向岡比亞政府提出強烈抗議,並宣佈從即日起中止與岡的外交關係。
|